但由于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风雨侵蚀,于是便在桥上建起了桥屋,保护桥身,此桥型(廊桥)后多见于南方,但早都见于黄河流域。
滑移支座的压力承受不均匀问题。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其它的滑移支座承受的压力明显的增加,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变形病害。由于滑移支座采用的是普通的砂浆找平施工工艺,因此导致砂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碎现象,以致于其上滑移支座难以有效承担其上部的荷载;甚至有些滑移支座的上部过早地出现了脱空现象,多以砂浆将这些空隙封涂。
建筑结构的地震破坏源于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因此抗震设计要力图使从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为小,并使结构具有适当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防止不能容忍的破坏。在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刚度的前提下,提高总体强度和延性是两个有效的抗震途径。刚度的选择有助于控制结构变形;强度与延性则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两个重要参数。由于地震动可造成结构和构件周期反复变形,使其刚度与强度逐渐退化,因此,只重视强度而忽视延性不是良好的抗震设计。
按跨逐跨整体顶升:断开每跨之间的桥面联系,使被顶升的桥跨称为完全简支,再使用顶升设备将整跨顶升后更换支座。这种方法施工时间较长,整个工程对交通的干扰较大。
木盆、木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用竹箍的木盆、木桶,如洗脸盆、洗衣盆、洗澡盆、水桶等在我国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博卢高架桥的破坏引起了许多地震工程和建筑工程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大地震发生以后,美国M.C.CONSTANTINOU教授等人多次对该高架桥进行设计和破坏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博卢高架桥的破坏是由于其结构保护系统(即地震隔离系统)的失效所引起。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并结合现场调查,指出了地震隔离系统的设计存在以下严重问题: